Please wait a minute...
  •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ISSN 1003-2053 CN 11-1805/G3

当期目录

科学学理论与方法

  • 从知识遮蔽到认知民主:环境风险治理的知识生产
  • 杨建国
  • 2020 Vol. 38 (10): 1735-1742.
  • 摘要 ( )
  • 环境风险治理需要有效知识的生产与应用。传统环境治理建立在科学知识的根基上,依赖“技治主义”范式,通过“解难题”以寻求环境治理的确定性、可靠性。环境风险决策往往被技术专家所垄断,社会公众对环境风险的认知被当成“非科学”“非理性”而被排除出决策过程,公众智慧被专家知识严重遮蔽了。当前,科学常常与风险非常大、事实难确定、价值存争议、高度复杂性、决策很紧迫的“棘手问题”相勾连。频繁的环境风险争端引发人们重新理解与反思科学,使人类社会迈入后常规科学时代,科学已难以提供环境风险决策所需的安全保障与准确答案,传统环境风险治理遭遇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的挑战。后常规科学视野下的科学与政策领域,兴起了“公民科学”“知识分工”等知识生产与应用新模式,重塑了科学与政治的关系,倡导认知民主,主张专业知识的民主化。它们正视科学的不确定性与价值争议性,要求开放科学的认知承诺,强调非职业化、情境性的知识价值,在赋予公民与专家以认知能力平等基础上谋求多元主体的协商对话,通过“扩大的同行共同体”达成对科学、知识生产与决策等问题的基本共识,为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治理奠定稳健、包容的知识基础。知识民主化既是环境风险治理的新典范,又是科学自身逻辑演进的结果。由此,知识也终将成为社会治理的“公器”。
  • 领导—成员心智模式一致性与研发人员创造力
  • 李海红 张建卫 邓剑伟 周愉凡 宣星宇
  • 2020 Vol. 38 (10): 1743-1753.
  • 摘要 ( )
  • 心智模式作为影响员工创造力的深层认知因素是创造力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但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员工心智模式的作用,忽视了领导—成员心智模式的匹配效应。基于个体—环境匹配理论、内隐理论等多维视角,考察了领导—成员心智模式一致性对研发人员创造力的影响及过程机理。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308名企业研发人员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领导—成员心智模式一致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激发研发人员创造力。一致性情形下,与“低—低”组合相比,“高—高”组合对研发人员创造力的正向影响更强;不一致性情形下,与“高—低”组合相比,“低—高”组合对研发人员创造力的正向影响更强。(2)工作旺盛力在领导—成员心智模式一致性与研发人员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3)使命取向调节了领导—成员心智模式一致性与工作旺盛力之间的关系。与低使命取向相比,高使命取向条件下上述正向关系更强。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

  • 中国离科技强国有多远
  • 柳卸林 马瑞俊迪 刘建华
  • 2020 Vol. 38 (10): 1754-1767.
  • 摘要 ( )
  • 文章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绩效”角度建立科技大国指标体系和科技强国指标体系,衡量国家科技总量和人均发展水平,对比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和中国2004—2017年指标数据,分析中国建设科技大国与强国的发展趋势。利用标杆分析法和专家赋权分析方法得出科技大国与强国评分,计算出科技强国综合指数,并运用灰色Verhulst模型和GM(1,1)模型预测2020—2035年美国等6个国家的科技强国评分和科技强国综合指数。得出结论:目前中国已成为科技大国,但与科技强国还有一定距离,到2035年,中国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科技强国综合指数超过法国,与英国基本持平,与日本、德国差距缩小,但同美国还有一定差距。
  • 进口贸易、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生产率进步
  • 张建清 陈果 单航
  • 2020 Vol. 38 (10): 1768-1781.
  • 摘要 ( )
  • 鉴于近年来中国进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势头和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参与度的不断加深,重新审视进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2000-2014年16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进口贸易、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生产率进步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研发溢出能够显著促进生产率进步,价值链嵌入与生产率之间则呈现“倒U型”关系,存在“低端锁定”效应;价值链嵌入的“低端锁定”效应集中体现在低技术行业,在中高技术行业并不明显,同时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进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也越大;价值链嵌入度是影响进口贸易研发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但呈现“正U型”,即随着价值链嵌入度的不断加深,国内制造业技术吸收能力得到提高,进口贸易研发溢出效应由负转正;相较于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嵌入对从发达国家进口所获得技术外溢效应影响更为显著,原因可能在于来自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通常包含更多技术含量,对技术吸收能力要求更高。
  • 政府支持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研究
  • 陈子韬 孟凡蓉 王焕
  • 2020 Vol. 38 (10): 1782-1790.
  • 摘要 ( )
  • 高技术产业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好地发挥政府在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10年至2016年中国大陆省级地区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方法,分析和比较政府支持对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在不同行业中发挥作用存在差异,医药制造行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中政府支持对创新效率影响并不显著;(2)政府对高技术行业支持存在两面性,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政府支持与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且对于后者创新能力的长期培育有助于改善政府支持的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在科技创新中政府支持的双重影响和行业差异,丰富了相关研究领域成果,并提出优化支持方式、调试支持力度、确立支持定位。
  • 中国吸引外资研发机构政策的多维量化分析
  • 崔宏轶 张超 耿旭
  • 2020 Vol. 38 (10): 1791-1799.
  • 摘要 ( )
  • 本文选取中国政府于2012-2019年颁布63份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创新活动最集中的北京、上海、深圳作为样本,构建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对象及政策工具四维研究框架,以政策收集—政策分析—政策评估—政策优化为研究脉络,对中国吸引外资研发机构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和文本挖掘。研究结果显示:政策扶持更加精准和全面,政策主体之间的关联性增强,机构合作更加广泛和深入;政策目标呈现多维性,重点在于获取创新资源和提升创新能力;政策对象上重视吸引独立企业研发主体,非独立企业研发实体等成为重要吸引对象;政策工具上使用环境类工具最多,供给类工具居次及需求类工具最少。尽管在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对象和政策工具方面均存在差异,但随着政策演进逐渐呈现规范化和全面化的趋势。针对现行中国吸引外资研发机构政策弱点,笔者提出提升政策执行力、完善微观政策等建议。
  • 技术缠结及利益关联的技术锁定效应研究
  • 赵芸潼 杜玉申
  • 2020 Vol. 38 (10): 1800-1810.
  • 摘要 ( )
  • 技术锁定阻碍破坏性创新的出现和存活。本文将导致技术锁定的因素划分为技术缠结和利益关联两个方面,应用生存分析方法研究来自Searle Center Database的8106个技术标准的生存状况。研究表明:(1)技术越复杂、适用行业越多越容易形成技术锁定;(2)企业既得利益的锁定效应最强,而技术联盟和政府干预的影响次之;(3)政府干预导致的技术锁定效应在技术生存超过20年之后尤其明显。为了防止技术锁定,建议限制SEP拥有者过度攫取技术垄断利益,鼓励自下而上的多层次技术联盟参与制定技术标准,同时,政府不应过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过程。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网络演化研究
  • 陈欣
  • 2020 Vol. 38 (10): 1811-1817.
  • 摘要 ( )
  • 利用Incopat专利信息平台检索2002-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CT专利合作申请数据,以3年为间隔将这15年分为5个阶段,构建各阶段科技合作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索网络整体结构、核心节点、拓扑结构及高频合作对的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网络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2)俄罗斯在前4个阶段网络中始终位居绝对核心地位,但在第5阶段网络中被中国超越;网络围绕核心节点聚焦的程度基本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3)网络已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2类结构: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星型结构和由多个中国、俄罗斯、新加坡、以色列等经济实力较强的沿线国家组成的网状结构;网络中的高频合作对高度集中。

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

  • 组织兼容性、跨国并购知识转移与企业国际化
  • 王向阳 齐莹 金慧琦
  • 2020 Vol. 38 (10): 1828-1836.
  • 摘要 ( )
  • 跨国并购是企业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也是企业获取OIL优势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组织兼容性是影响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关键变量,且企业不同类型的知识似乎与OIL优势存在内在联系。在跨国并购中,企业究竟应如何通过提高组织兼容性而有效地提高知识转移,进而增强OIL优势?基于一致性理论和折衷理论,本文将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市场知识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进行了匹配,在此基础上,将技术兼容性、文化兼容性、战略兼容性、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市场知识纳入到统一的研究框架之中,运用SPSS22.0和LISREL8.70软件对182家中国跨国并购企业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兼容性的不同维度均对跨国并购各类型知识转移产生积极影响,进而提升OIL优势。具体来讲,技术兼容性对技术知识转移影响程度最大,进而增强所有权优势;文化兼容性对管理知识转移的促进最强,进而使内部化优势得到增强;战略兼容性最有助于促进市场知识,从而增强区位优势。
  • 互联网能力、双元战略柔性与知识创造绩效
  • 庄彩云 陈国宏 梁娟 侯建 蔡彬清
  • 2020 Vol. 38 (10): 1837-1846.
  • 摘要 ( )
  • 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连接经济”的能量,改变了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创新方式,如何把握这一时机要素促进知识创造转化为应用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探讨。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探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互联网能力对知识创造绩效的触发作用和提升路径。通过对中国399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发现:不同类型互联网能力对知识创造绩效路径存在差异,其中互联网业务跨越能力对知识创造绩效存在直接影响路径和以双元战略柔性为中介的间接影响路径;互联网设施运用能力和互联网运用积极立场均通过双元战略柔性的间接路径影响知识创造绩效;反应型战略柔性与前瞻型战略柔性均对知识创造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链信息化密度对互联网能力与反应型战略柔性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强化效应。
  • 资源互补与行为协同提升合作绩效的黑箱解构——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的实证分析
  • 刘和东 陈文潇
  • 2020 Vol. 38 (10): 1847-1857.
  • 摘要 ( )
  • 基于资源依赖、行为协同等理论解析了提升合作绩效机制的黑箱;收集2018年长三角地区339个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相关数据,运用结构方程验证了资源互补与行为协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绩效的机制,找准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绩效的有效路径。发现:(1)“能力匹配→行为协同→合作绩效” 是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绩效的关键路径。(2)资源互补与行为协同对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影响。(3)主体特征对合作过程具有显著正影响。(4)资源特性对合作过程有差异化影响。(5)政府支持对合作过程具有显著正影响。(6)市场环境对对合作过程有显著差异化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绩效的针对性建议。
  • 产学研联盟与企业技术多元化——基于发明专利567信息的研究
  • 徐欣 刘梦冉
  • 2020 Vol. 38 (10): 1858-1867.
  • 摘要 ( )
  • 产学研联盟一直是中国政府促进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国策。产学研联盟如何影响我国企业的创新,现有文献尚未给出一致的答案。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基于发明专利IPC分类信息,研究了产学研联盟影响创业板公司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以此来检验产学研联盟的政策效果。在使用“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之后,本文研究发现,产学研联盟对于企业技术多元化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使用动态分析模型后,进一步发现这一积极作用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本文为我们深入认识产学研联盟政策的实际效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并为政府和企业完善产学研联盟和进一步深化自主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创新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溢出效应
  • 晏艳阳 吴志超
  • 2020 Vol. 38 (10): 1868-1878.
  • 摘要 ( )
  • 本文旨在揭示创新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2001-2017年期间创新政策对全要素生产力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发现,区域创新政策显著地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劳动扭曲而形成。从细分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资金的对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最大。从空间效应角度的分析表明,创新政策对全要至素生产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地区的创新政策不仅会直接影响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而且这种影响效应会辐射到相邻地区。本文的研究结论肯定了区域创新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激励引导作用以及对其它地区所产生的标杆和示范作用。
  • 合作网络视角下国际人才对组织知识创新影响研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
  • 朱桂龙 李兴耀 杨小婉
  • 2020 Vol. 38 (10): 1879-1887.
  • 摘要 ( )
  • 全球创新网络发展中,国际人才是组织知识创新的关键要素,向内重塑组织知识结构,向外提升组织知识创新影响力。本文以人工智能为例,基于USPTO和WOS数据库,分析国际人才对组织知识创造的影响,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科学合作网络与专利合作网络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国际人才对组织在知识网络中位势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国际人才对组织实现科学新知识创造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组织在知识创新网络的位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科学和技术合作网络视角验证了国际人才在新知识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并打开了国际人才影响创新组织在知识网络位势的黑箱,这对于我国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中小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机理研究
  • 苏敬勤 马欢欢 张帅
  • 2020 Vol. 38 (10): 1888-1898.
  • 摘要 ( )
  • 本研究基于供应链整合的视角,通过对3家中小制造企业的纵贯式多案例研究,探索企业如何通过供应链整合推动技术创新能力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在供应链整合情境下,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呈现出一种从低阶到高阶的动态过程,遵循这“局部型技术创新能力——定制化技术创新能力——协同型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2)供应链整合作为中小制造企业一种关键性的创新实践,是影响技术创新能力演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并会随之存在模式的动态转变。(3)在此基础上,企业通过“能力积累——能力延伸——能力跃迁”的作用机理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升级。
  • 创客资本的结构与测量
  • 王军 李燕萍
  • 2020 Vol. 38 (10): 1899-1910.
  • 摘要 ( )
  • 创客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基于创客形成的创客资本的研究对社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66名创客的开放式问卷进行质化研究,构建了创客资本的结构维度,并进一步通过157份数据的结构探索及信效度检验,对创客资本的量表进行了修订。研究结果表明:创客资本是一个包含创意能力、个性特质、知识经验和资源整合的二阶四因子结构,其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丰富与拓展了资本理论和创客研究的方向,有助于优化我国众创空间的管理绩效,推动我国“双创”战略的稳步发展。
  • 创新券是否能给民营中小企业带来新成长动能
  • 赵瑞瑞 张玉明 徐凯歌
  • 2020 Vol. 38 (10): 1911-1920.
  • 摘要 ( )
  • 在经济下行周期,何种政府支持能给中小企业成长带来动能是理论与事务领域共同关注的话题。以中小板与创业板842家民营中小企业的为样本,采用PSM方法分析创新券这一新型政府支持对企业成长的激励效果及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券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其次,在融资约束低的企业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创新券对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稳健性检验依旧证实了上述结论。影响路径方面,创新券通过激励产学研知识共享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与创新效率以推动企业成长绩效的提升。拓展了政府宏观政策对民营中小企业行为的研究,提出了企业新成长动能演化的内在路径,有助于完善和指导政府决策。